近年来,中东局势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股票配资新闻,成为各国焦点所在。但与此同时,国内却有一条可能改变美国在军事领域绝对优势的新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条新闻是在伊朗与以色列停火的前一天,由西北工业大学的空天组合动力团队成功完成了飞天二号的试飞,这一突破性成果首次实现了煤油/过氧化氢推进剂火箭与冲压发动机的组合动力系统,成功获得了变结构进气、变推力加速、变攻角自主飞行等关键数据。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特点正是典型的第三代高超音速武器的标志。
可能让你感到吃惊的是,尽管美国甚至连第一代高超音速武器都还未装备,东大已经在技术上遥遥领先,掌握了第三代高超技术,领先美国整整三代,差不多有20年之久。这意味着,东大不仅会在军事上压倒美国,甚至可能让美国多年来在防空系统上的万亿投资化为泡影。
高超音速武器按动力系统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采用的是固体助推技术,主要通过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大家熟悉的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就属于这一类。与传统弹道导弹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它们都使用火箭发动机,但高超音速导弹的火箭在临近空间(距离地面约20公里)就会与弹头分离,之后弹头会利用惯性沿着“打水漂”的方式飞行。由于其结构简单且原理不复杂,第一代高超技术并不难掌握,因此像伊朗、朝鲜甚至胡塞武装等国也都能够取得这项技术的突破。美国之所以没有完全掌握,也正是因为一些国家通过渠道获得了美国无法掌控的风洞数据,这也是美国五角大楼想跳过第一代高超武器而直接发展第二代高超的原因。
展开剩余66%有一种观点认为第一代高超音速导弹无法被拦截,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第一代高超虽然难以拦截,但并非“绝对无法拦截”。它的动力系统与传统弹道导弹相似,因此尾焰可以被天基战略卫星监测到,而且弹头在与火箭分离后失去动力,其后飞行完全依靠惯性。随着惯性飞行的继续,速度会逐渐下降,通常到达目标时,速度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二,这就使得目标预测变得相对容易。只是,预测需要强大的监控和计算系统,只有像东大和美国这样的国家才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代高超音速武器使用了超燃冲压发动机,依赖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燃烧。这种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做到持续高速飞行,并在中途进行过载机动。即使敌人侦测到轨迹,因其没有固定轨道,难以预测飞行路线,因此难以有效拦截。掌握并服役第二代高超的国家目前只有俄罗斯和东大。
然而,第二代高超技术也并非没有问题。首先,超燃冲压发动机需要通过火箭助推到3马赫以上才能启动,因此如果敌人提前在发射区布置防空系统,便可能拦截导弹的发射。其次,这种发动机对飞行姿态与气流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俄罗斯曾指出,第二代高超最大能承受20G的过载机动,超过这一数值,发动机熄火的风险超过95%。此外,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料成本非常高,像氢燃料或特种碳氢燃料一吨售价就高达三万元人民币,且运输成本也不低,每百公里的运输费用高达九元每公斤。
而东大的飞天二号,作为第三代高超音速武器,突破性地解决了绝对零拦截的难题。它采用了多阶段动力系统,可以从零速起飞并在飞行过程中切换不同动力模式,从火箭助推、亚燃冲压到超燃冲压的无缝切换,极大提高了飞行稳定性和突防能力。最关键的是,第三代高超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飞行姿态,甚至可以在末段突然加速或变向,敌人根本无法预判其轨迹,达到了真正的零拦截可能性。
更为重要的是,第三代高超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量产的问题。第二代高超虽然技术先进,但由于燃料和发动机的高成本,一直未能大规模量产。相比之下,第三代高超使用的是航空煤油,这种燃料成本远低于第二代高超,且运输和仓储成本也相对较低,使得生产和发射成本大幅度降低。更妙的是,第三代高超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它能够在攻击目标后,飞行器返回基地再装载新的弹头。这一设计大大降低了成本,让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
至于发动机的生产成本,第三代高超的设计简单、结构优化,使用的材料要求低,生产成本远低于第二代高超。相比于复杂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第三代高超的发动机不仅更具成本优势,还能通过现有的弹道导弹系统稍作改造就能使用,这也是各国更倾向于发展第一代高超的原因之一。
通过这些技术进步,东大的第三代高超不仅能够突破现有防空系统的防御能力,还可能改变全球军事力量的对比。美国过去数十年间投入巨资打造的全球防空系统,在面对第三代高超时,几乎无能为力。其防空体系已经变成了“新时代的马奇诺防线”股票配资新闻,这一历史教训清晰地提醒我们:没有任何盾牌可以永远坚不可摧,最好的防御策略往往是主动进攻。
发布于:天津市上一篇:在线证劵杠杆渠道 德方纳米提供的实际担保总余额达51.82亿元
下一篇:没有了